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7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308篇
测绘学   153篇
大气科学   254篇
地球物理   734篇
地质学   1086篇
海洋学   297篇
天文学   286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19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01.
Transferring large volumes of information from one location to potentially many others that are geographically distributed and across varying networks is still prevalent in modern scientific data systems. This is despite the movement to push computation to the data and to reduce data movement needed to compute answers to challenging scientific problems, to disseminate information to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and to acquire data for curation and enrichment. Because of this, it is imperative that decisions made regarding data movement systems and architectures be backed by both analytical rigor, and also by empirical evidence and measure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and on the work performed by our research team over the last decade and to take a fresh look at the evaluation of multiple topical data transfer technologies in use cases derived from data-intensive scientific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in the areas of Earth science. We report on the evaluation of a set of data movement technologies against a set of empirically derived comparison dimensions. Based on this evaluation, we make recommendations towards the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data movement technologies in scientific applications and scenarios.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下—中侏罗统煤层沿阿尔金山前断续分布,其煤岩、煤质与典型的西北侏罗纪煤层具有明显不同。通过对和田布雅、于田普鲁、且末红柳沟等煤矿主采煤层样品进行煤岩、煤质鉴定及煤化指标等一系列综合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主采煤层以光亮煤、半亮煤为主,其次是半暗煤、暗淡煤;煤岩组分以镜质组为主,壳质组含量少,具中-高镜惰比。因成煤沼泽的还原程度促进了无机硫分的形成,煤中全硫含量随镜质组含量的增加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且煤层硫分与灰分整体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此外,煤层挥发分受不同种类硫分的影响,亦有明显差异性变化。在民丰凹陷中-高硫煤中,硫分以无机硫为主,随着硫分的升高挥发分亦有升高趋势;瓦石峡凹陷中-低硫煤受有机硫控制,对挥发分产率的影响不明显。民丰凹陷煤层的灰分指数高于瓦石峡凹陷,可见后者的成煤沼泽环境潜水面要比前者高得多。针对上述诸多因素分析,进一步揭示塔东南地区煤岩、煤质多样性变化受断陷湖盆以及局部水体较深的还原型沼泽环境控制,最终形成了中-高挥发分、中-低灰分、中-低硫分的煤质及富镜贫惰的煤岩特征。  相似文献   
105.
106.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 Our research is aimed at estimating the vertical deformation affecting late Quaternary units accumulated into the foreland basin of the Northern Apennines...  相似文献   
107.
克拉美丽山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晚古生代克拉美丽洋盆向北俯冲消亡,西伯利亚板块与准噶尔地块在该地区发生碰撞造山。目前,就石炭纪之后克拉美丽山的构造活动存在持续挤压、拉分、伸展、挤压-伸展转换多种观点,构造样式也各不相同。本文应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从盆山过渡带现今构造样式入手来探讨克拉美丽山南缘西段盆山耦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克拉美丽山西段在石炭纪之后经历了中二叠世早期、早三叠世早期、晚三叠世末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早期和古新世末期6 次构造隆升。前4 期相对稳定沉积,晚白垩世早期,晚古生代地层沿着下二叠统底部的泥岩层滑脱面以叠瓦状构造楔样式向南楔入,构造缩短量大于15 km,现今盆山构造样式初步形成。始新世构造楔遭受后期突破断层改造。始新世后,克拉美丽山大规模的构造活动基本停止,地层遭受剥蚀最终形成现今地质结构。  相似文献   
108.
欧亚与印度大陆的碰撞使得印度大陆的北东角强烈挤入欧亚大陆内部,形成东构造结,其引发的强烈变形将南羌塘地块、北羌塘地块、拉萨地块、保山地块、兰坪-思茅地块以及地块之间的缝合带挤压于很窄的范围内,造成青藏高原腹地与其东南缘之间构造单元划分、对比困难。滇西福贡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东构造结影响范围内,是三江造山带及青藏高原相关地块的汇聚处。福贡地区石炭系岩石组合表明其形成于较为稳定的浅海相沉积环境中,具有被动大陆边缘沉积特征。三件石炭系二云母石英片岩碎屑锆石表面年龄数据(194个有效分析点)形成五个主要年龄区间:2550~2400Ma、1800~1550Ma、1200~1080Ma、1000~850Ma和600~480Ma,峰值分别为~2502Ma、~1724Ma、~1120Ma、~886Ma和~512Ma。对比其他地块同时代地层的碎屑锆石年龄谱表明,福贡地区石炭系可能是拉萨地块的一部分,与腾冲地块一样,属于其南延部分。结合中新生代岩浆岩带的构造连续性,我们认为,印度板块东北角向北、北东方向的强烈挤压导致拉萨地块及冈底斯岩浆岩带弯曲、缩颈、并发生分离与旋转。  相似文献   
109.
采用TCLP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嵌入Igeo综合污染指数法等方法对贵州织金县某煤矿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进行评价。土壤中Cd、Cr、Cu、Ni、Hg和Zn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79~2.08 mg·kg-1、144.20~464.40 mg·kg-1、91.63~187.50 mg·kg-1、48.13~104.47 mg·kg-1、0.14~2.33 mg·kg-1、144.35~265.89 mg·kg-1,所有土壤样点的Cd、Cr、Cu和Ni含量均已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部分土壤样点的Hg和Zn含量超过二级标准。TCLP法评价结果所有土壤样点均未受到重金属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为农田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处于安全水平;嵌入Igeo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90%的土壤达到中度污染以上,其中65%的土壤处于中度污染,25%的土壤受到中度至重度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表明,所有土壤样点重金属均处于轻微生态风险水平。针对不同评价方法得出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情况,在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时,应根据评价目标的差异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0.
杨林龙  唐宏宇  刘惠民 《地质论评》2021,67(Z1):67z1129-67z1130
正众多研究表明,渤海湾盆地及周缘隆起区的构造自中生代以来受到西伯利亚板块、扬子板块、太平洋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以及印度板块远程效应的影响,形成了伸展构造和走滑构造两种相互关联却又相互独立的构造现象(李三忠等,2018;任建业,2018)。渤海湾盆地的北缘和东缘受控于郯庐断裂带,其走滑构造样式、变形时间及已经得到了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